磁制冷技术的发展
1918年Weiss发现,在磁场下会引起Ni温度升高,并于1926年发表了关于Ni的磁热效应的研究报告,他们是根据Edison和Tesla的专利进行的研究。磁性材料 1926年荷兰物理学家美国化学家Giauque分别提出,对顺磁材料进行绝热退磁可以使温度降低至液He温度。1933年Giauque等人用成功地进行了绝热退磁制冷实验,温度达到3.[7]。随后的两次实验又分别达到0.34和0.2。50年代关于绝热去磁的研究已很普遍。1954年,Herr等人制造出台半连续的磁制冷机,1966年荷兰的研究了顺磁材料磁热效应的应用仁列,提出并分析了磁Stirling循环。1976年美国NASA的研究中心的Brown用金属Gd作为磁致冷工质·用超导体提供0-7的外磁场.成功地获得了室温附近的磁致冷。这一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磁致冷在室温下的应用前景。后来美国.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桥本和前苏联。都对磁致冷材料和装置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磁制冷的基本原理
磁制冷方式是一种以磁性材料为工质的制冷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借助磁制冷材料的可逆磁热效应,又称磁卡效应,即磁制冷材料等温磁化时向外界放出热量,而绝热退磁时温度降低因而可从外界吸取热量,达到制冷目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屯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有自旋磁矩还有轨道磁矩,这使得有些物质的原子或离子带有磁矩。顺磁性材料的离子或原子磁矩在无外场时是杂乱无章的,加外磁场后,原子的磁矩沿外场取向排列,使磁矩有序化,从而减少材料的磁嫡,会向外排出热盘,而一旦去掉外磁场,材料系统的磁有序减小,磁嫡增大,因而会从外界吸取热量。如果把这样两个绝热去磁引起的吸热和绝热磁化引起的放热过程用一个循环连接起来,就可使得磁性材料不断地从一端吸热而在另一端放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这就是顺磁盐材料绝热去磁在低温区获得磁制冷的原理。在高温区,磁制冷是利用铁磁性材料在居里温度附近等温去磁以获得大的磁嫡变进行制冷的。我们把磁制冷中这种吸热、放热的磁性材料称磁制冷工质,磁制冷中制冷的效果、效率依赖于磁制冷工质的磁嫡变大小或磁热效应。磁制冷研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磁制冷工质的研究。与通常的压缩气体致冷方式相比较,磁制冷使用的是固态工质,它具有较大的嫡密度,使致冷机体积小,只有活赛式压缩机的一半。磁制冷机是利用磁场变化来取代压力变化,这样整个系统就省去了压缩机、膨胀机等运动机械,因此结构相对简单,振动和噪音也大幅度降低,。软磁合金 另一方面,固态工质使得所有的热交换能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进行,功耗低,,可达到气体致冷机的十倍。由于气体致冷工质使用的氟里昂气体对大气中臭氧层有破坏作用而被国际上禁用,从而更促使磁制冷成为引人瞩目的国际研究课题。磁制冷总的研究趋势是低温向高温发展
钐钴磁铁——具有高的强度和对高温和腐蚀的抵抗能力。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开发出来的,是种所谓的稀土永磁体。几乎与钕铁硼拥有相似的强度,是贵的一种磁体,通常被用在需要抵御高温和腐蚀的地方,也易碎和不易进行机械加工。